產險搶救獲利...四帖藥方
防疫險讓產險業獲利、淨值都好慘。據金管會統計,2022年全年產險業稅前虧損1,905億元,賠掉產險業長達逾20年來獲利,淨值則下探614億元,是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14年新低紀錄。損失慘重,獲利該如何自救?產險業內人士表示僅有四大方法。產險業主管指出,防疫險的衝擊,讓產險業透過一、增資;二、處分金融資產,包含股債能賣都賣;三、賣大樓變現,業者說「賣樓可以收回較大資金,對現金流跟獲利都有幫助,賣樓可實現獲利、彌補虧損」;四、借款。短期借款支應理賠潮部分,目前金管會核准五家做短期融通借款,分別是和泰產、新安東京、兆豐產、富邦產和中信產。業者指出,借錢是因為理賠的洞太大,處分資產可能不夠賠或是緩不濟急,增資金額亦有流程要走,只好先借錢將來再還,但跟銀行借錢還是得付利息,小型產險業者還得觀察將來有沒有能力還。業者坦言,這次防疫險虧損「洞不是很好補」,因為產險業不是暴利行業,獲利空間年年都很穩定,這次賠這麼多,不可能一時半刻補起來,每間產險業獲利都很穩定,獲利不會突然暴衝,不如電子業。「今年假設賠了10億,過去每年只能賺10億,那就要花十年才能賺回來。不可能一年就賺回來。」至於今年4至5月多數防疫險都會到期,產險業主管不諱言,「從今年開始,股東們對於產險業的經營績效要求會更嚴格。」衝高獲利沒有特效藥,能做的就是「調整銷售策略、修改商品結構」,至於如何調整?業者說,「以前可能為了業績規模有些損益兩平,或是小幅虧損可以攤平的商品會承作,但如果要盡快提升本業獲利,改變策略就會更專注於賺錢的商品。業者說,疫情仍在進行式,雖然現在看起來有逐漸和緩,政府有進行政策調整,促使理賠金額縮小,可之前尚未處理完的理賠金,多家慘賠業者還是免不了要持續增資,「借錢只是暫時措施,到時候錢還是要還,用你賺的錢還或是增資還。」整體來說,產險業今年營運一定比去年好,若含防疫險一定比去年好,如果不含防疫險就不一定。產險業者說,首先,投資面去年不太好,今年還是很多挑戰,上市櫃公司發放股利明顯縮水,進損益表的股利一定會受影響,畢竟「股利是各保險公司很重要的一個損益表收入來源。」他接著說,上市櫃公司的收入去年比前年差,所以今年的配息一定比去年差,業者自然有壓力。其次是,再保費率調整,包含資金成本,美國聯準會利率調升,加上近兩年天災人禍不斷,提升再保費率也合理。換言之,今年產險業務上不僅調整策略,營運上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