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創新商業模式 能元1%策略走出新路
台泥、台塑、鴻海電芯廠今年大舉投產,格斯與日本客戶合作,有量攜手泰國企業;看台灣隊各擁利基,在競爭中拚出機會。台泥企業團旗下能元科技Molicel鎖定服務全球1%頂尖品牌客戶,走出一條全新道路,總經理薛人禎表示,高科技製造讓電池芯業量變跟質變,此時加入意味有參與改變世界、迎接下一個十年高成長機會。兩大特性 吸引超跑採用能元科技不僅是台灣第一波投入鋰電池的先行者,也是台灣第一家投資並具GWh等級電池芯廠量產經驗者,目前專注大動力(高能量)電池研發生產,由於電池高功率及快充放電特性,獲得美國Archer、英國VA等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業者合作,產品更放入頂級超跑及大型貨卡車上奔馳。能元知名的「1%策略」,指鎖定全球1%頂級品牌客戶,而非衝規模經濟,讓能元科技走出一條全新商業模式之路。「這是全新的商業!台灣沒有人做這個,我們一路發展往前走,這不是簡單的事情,說實話,做水泥的來做這個事情,辛苦嗎?要不要做?我個人來講實在是有點累,可是台灣在能源轉型上缺席,好像有點不大對。」能元董事長張安平說。能元專注生產高能量密度21700原型電池芯,電池同業私下透露,曾拿過能元的電池模組去測,效能是頂級水準,也因產品質量保證,薛人禎透露,歐美幾乎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的國家,能元都有客戶。每顆電池 都能幫助減碳「有一個客戶是做十輪的大卡車,過去動力是燃油,現在放我們的電池,小小的就能拖得動20~30噸貨物。」薛人禎表示,航空業過往也是一個完全沒機會減碳的領域,因為只有燃油可以把機體頂得上去往上飛,現在已經看到從150公里到500公里載人的電動飛機,這兩年就要飛起來,能元希望所做的每一顆電池都能夠幫助客人減碳。透過提供高能量電池,能元跟這些跨國頂尖品牌合作開發次世代交通工具,這種能改變未來世界的機會跟舞台,也成為吸引許多年輕世代工程師與科學家加入能元的動機。能元除南科廠外,最新的高雄廠第一條產線已在2023年12月全能量產,每月產出數百萬顆電芯,然而客戶還持續追更多量,第二條產線也已經在裝機,隨加拿大廠2024年動工,能元在加拿大也有一個百人以上的實驗室,目前能元台灣跟加拿大的團隊交流也日趨頻繁。在未來加拿大廠量產後,能元總產能將達6.1GWh,仍將貫徹服務1%頂級客戶策略,「我們相信現在的1%是五年後的30~40%。」薛人禎指出,能元專注服務滿足這群最頂尖的客戶,而不是在此時衝規模量,是根據經驗,市場充斥不可預測性,因此選擇先發展質而非量的規模。無論是量產進度還是回收技術發展,能元持續走在台灣電芯產業第一線,能元科技所創造的獨特商業模式正幫台灣電池芯產業點亮新方向,而同業難以複製。